乳酸处理法 Latic Processing:可能是被误解最深的处理方法
在精品咖啡领域,“实验性处理”(experimental processing)已成为许多农场与烘焙商争相探索的方向。它们试图突破传统的「水洗 / 日晒 / 蜜处理」界限,通过更精细的发酵控制,带来新的风味体验。
在这些实验性处理方法中,乳酸发酵(Lactic Fermentation) 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。许多人把它误认为一种典型的 厌氧发酵,却忽视了其中的微生物机制、条件控制与风味定位上的差别。本文希望带你从原理、误解、操作到风味特征,全面理解什么是咖啡中的乳酸发酵。
一个特别简单的判定方式: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成功的乳酸处理发其实是通过添加食盐而进行的,这种轻微的添加方式无毒无害,甚至可以为COE等追求处理法纯净性的赛事所接受。
什么是乳酸发酵?
“乳酸发酵”在食品界并不新鲜——酸菜、泡菜、酸奶、发酵面团、康普茶等,都或多或少涉及乳酸菌(Lactic Acid Bacteria, LAB)的工作。将这个概念搬入咖啡处理,就是在咖啡发酵阶段引入或强化乳酸菌,使其在较受控的环境下将可发酵糖(如葡萄糖、果糖)转化为 乳酸(有时还伴随二氧化碳、乙醇、微量醋酸等副产物)。
在 Perfect Daily Grind 的文章中,Felipe Sardi(La Palma y El Tucán 的共同创办人)等人提出,他们在除果皮 / 浆粕处理后将咖啡置于密闭或低氧的容器中,尽量减少氧气存在,并让乳酸菌主导发酵过程。通过这个过程,他们可以让乳酸菌“抢占”可发酵糖的分解,从而在豆子内部生成更多乳酸,同时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,影响酸度、香气和风味结构。
注意:乳酸发酵常常被归为 “厌氧发酵 (anaerobic fermentation)” 的一种变体或子类,但这两者并不完全等同。乳酸发酵一方面确实需要控制氧气以抑制其他有氧微生物的干扰;另一方面,它还需要特定的乳酸菌群(野生或接种)成为主导者。所谓“厌氧发酵”则是更宽泛的概念,指在缺氧环境中让各种微生物(包括酵母、细菌等)进行发酵反应。
总结:乳酸发酵是一个“以乳酸菌为主导”的发酵路径,而 厌氧发酵 是一个较广泛的环境分类(强调缺氧条件下的发酵)。
为什么会有误解:乳酸 = 厌氧?
很多人之所以将“乳酸处理”与“厌氧发酵”混为一谈,大致有以下原因:
- 环境重叠
为了让乳酸菌主导发酵,通常要抑制氧气的存在(至少降低氧气浓度),以免有氧微生物或霉菌介入。这正是厌氧发酵通常要达成的条件之一。 - 标签与宣传简化
在咖啡营销与标签上,用“厌氧处理 / anaerobic”这类容易吸引眼球的词汇较为流行,因而有些农场 / 烘焙商可能会把乳酸处理归入“厌氧”大类,以简化命名或制造“我们做了高级发酵”的印象。 - 操作中的重叠手法
在实际操作中,乳酸发酵往往与脱浆(去除果皮 / 果肉 / 部分果胶层)结合,而整个处理容器会封闭或减氧、可能用压覆、注入氮气/二氧化碳等以控制氧气,这些操作与一般厌氧发酵方法在手段上颇为相似。
不过,正因为有这些重叠,人们有时忽视了:乳酸发酵强调的是乳酸菌主导、pH 控制、发酵变量调控——并非单纯的“缺氧=好发酵”。
乳酸发酵在咖啡中的操作方法
在咖啡产业中,目前比较常见的乳酸发酵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/思路:
| 方法/策略 | 描述 | 特点 / 风险点 |
|---|---|---|
| 接种(inoculation)乳酸菌种 | 在处理阶段加入特定 LAB 菌株(比如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等)以确保乳酸菌能够快速生长 | 好处是可控性较高、重复性较强;风险是成本增加、菌种稳定性/合作性问题 |
| 盐水乳酸处理 (Salt-lactic fermentation) | 使用 2% 左右的盐水溶液(NaCl 溶液)来进一步抑制其他不良菌群,同时给予乳酸菌适度的渗透压环境,促进其繁殖 | 在很多实例中被认为是操作相对简单、风险可控的方法 +1 |
| 控制温度 / pH / 时间 /氧气 | 在乳酸发酵过程中,农场或处理厂会定时测量 pH、监控温度、监控氧气残余、以及控制发酵时长(可能是几十小时到超过 80 小时) | 如果温度太高或时间过长,可能产生不良风味(如酸败、发酵过度) |
| 脱浆 / 部分去果肉 / 果胶处理结合 | 在乳酸发酵之前或期间进行脱浆处理,以去除过多的杂质、果肉、部分果胶,让乳酸菌容易接触可发酵糖 | 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使用乳酸发酵的批次是“pulped + lactic fermentation” 或 “lactic washed / lactic natural” 方式 |
乳酸发酵对风味与口感的影响
在众多试验和农场实践经验中,乳酸发酵给咖啡带来了一些比较显著且被普遍讨论的风味 / 感受特质:
| 风味 / 特质 | 描述 |
|---|---|
| 更强的甜感 | 乳酸发酵可以放大甜度,引出果糖、葡萄糖等甜味的潜力,让咖啡喝起来更“甜润”。 |
| 奶香 / 酸奶 / 奶油感 | 与传统发酵相比,乳酸发酵更容易带来“酸乳 / 酸奶 / 奶油感”的体质或香气,使得口感更柔滑、丰满。 |
| 香气延展性 / 复杂性 | 可能引出水果、花香、可可、奶油、淡淡乳酸香气等,香气层次更丰富。 |
| 酸度表现 | 因为乳酸本身是有机酸,所以酸度会被塑造得更温和、圆润、不那么尖锐。乳酸的酸感常被描述为“柔和、甜酸”而非刺耳。 |
| 口感 / 质地 | 常常带来更柔和、丝滑、厚实的口感,有些批次可以呈现“绵密 / 丝绸 / 奶油”般的质地感。 |
未来趋势与思考
乳酸发酵作为实验性处理的一支,有其独特魅力和可能性。随着农场与烘焙商不断试验和累积经验,它有可能成为更多精品咖啡中的一种风味选项。
不过,有几点值得我们在未来持续关注:
- 命名与透明度:随着各种发酵方式的混杂,消费者可能难以分辨“加了什么”“用了什么菌”“发酵多久”。在标签与宣传上保持透明与准确是非常重要的。
- 与地域 / 品种 /风土 (terroir) 的结合:乳酸发酵并不是万能工具,成功的乳酸发酵往往是建立在适合的品种、气候、处理基础上的。
- 标准化与分享:希望业界能积累更多成功与失败案例,把好的操作流程 / 控制参数公开,帮助更多农场、烘焙商降低实验风险。